News

11月“钱袋子”鼓起来了!税收收入增长5.3%,但房地产仍是拖累项

Update Time:2024.12.18 Source: Clicks:3

 11月,税收明显好转。

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010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61922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37088亿元,同比增长17%。
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11月单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较上月进一步上升5.5个百分点;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速上行至5.3%,连续两个月改善,支出端增速达到3.8%。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也对本报记者表示,11月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延续改善,税收和非税收入增速均进一步抬升,四大税种收入增速多数改善;一般财政支出增速边际放缓、但支出节奏仍好于季节性。
“从结构来看,更加侧重基层三保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序时进度较快第一本账延续向好态势。”李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综合来看,1—11月,广义财政预算收入已完成81.9%,支出端广义财政预算支出则完成80.4%。
“根据测算,一般财政收入可能存在6700亿元左右的缺口,但财政部表示将‘拿出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配合‘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预计可对冲这一缺口,三保等民生支出仍有保障。”熊园在解读数据时表示。
11月税收回暖
从数据来看,税收回暖是11月财政数据的重要表现。
11月单月,税收收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5.3%,四大税种收入增速多数改善,反映了财政稳步修复的趋势正在巩固。
其中,11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7%、较上月大幅抬升31.8个百分点,为年内最高值;增值税同比由负转正至1.4%、较上月抬升2.6个百分点,与同期工业生产改善一致;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1.4%,较上月抬升5.8个百分点;印花税同比107%、较上月进一步大幅抬升81.2个百分点,股票市场成交额放大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上涨或是主因。
“我们认为税收回暖与近期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落地、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市场信心提振等相关。”熊园表示。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来看,在国家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以及“双十一”企业让利促销等因素带动下,11月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28.8%和74.4%;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卫生洁具零售同比分别增长36%和18.8%。
不过,地产相关税收仍是拖累项。数据显示,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当月同比由正转负至-5.0%,契税是主要拖累。
数据显示,11月主要与土地收入有关的政府性基金收入6886亿元,同比-14.9%、降幅有所增加。其中,土地出让收入5655亿元,同比-19.7%、降幅增加,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拖累。尽管近期房地产销售改善,对土地市场好转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房地产投资依然偏弱,房地产行业信心依然不足。
不过,非税收入依然保持较快增长。1—11月第一本账中的非税收入累计实现37088亿元,同比增长17%,延续了前期的涨势。11月,非税收入28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4%。在熊园看来,地方国有资产盘活可能仍是非税收入的主要驱动力。
支出好于同期
从支出来看,11月一般财政支出2.36万亿,同比增长3.8%、较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可能受到2023年同期基数效应的影响;从支出进度来看,11月一般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为8.3%、略好于近三年同期均值的8.1%。
政府性基金支出也有所下行,11月为1.09万亿元,同比6.3%、较上月回落41.6个百分点。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20%,是政府性基金支出的主要拖累,主要仍与收入增速回落有关。
李超对本报记者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进度与政府性基金支出关联度较高。
熊园认为,扣除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后同比增长49.7%、仍处于较高水平,指向专项债仍在加快落地。
在10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提到,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
据测算,1—11月财政支出已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的89.1%,预计全年实现预算目标难度不大。从结构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债务付息支出进度较快,分别达到了92.1%、92.1%,均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主要反映经济渐进修复的环境中,兜牢“三保”仍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
“我们判断,未来中央财政支出或延续偏强态势,特别是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中央层面谋划更多事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的增速或保持高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李超表示。
按照预测,后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将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